文 | 徐迅雷
A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当地时间2024年9月8日(北京时间9月9日),第17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法国巴黎举行。央视直播从凌晨两点半到五点,我们看见法兰西体育场成了欢乐的海洋,那真是超大规模的“派对”“嘉年华”。
▲巴黎残奥会闭幕式现场。 (新华社图片)
中国残奥代表团闭幕式旗手,由游泳运动员蒋裕燕、田径运动员邸东东担任。中国香港代表团闭幕式旗手,由游泳运动员陈睿琳、轮椅羽毛球运动员陈浩源担任。
中国代表团收获94金76银50铜,共计220枚奖牌,连续6届位居残奥会金牌榜、奖牌榜第一;同时打破了20项世界纪录,成绩优异,圆满收官。中国香港代表团取得3金4银1铜的佳绩;中国台北代表团表现一般,未能夺得金牌。
▲巴黎残奥会金牌榜(前20名)。
在残奥会历史上,中国残疾人健儿的最好成绩,是在里约残奥会上创下的,共获得107金81银51铜,合计239枚奖牌;在东京残奥会上成绩也不错,共获96金60银51铜,合计207枚奖牌。
竞技体育,让生命打开。“残奥会”上,最能见证“残缺美”!
从1960年首届残奥会至今,跨越了64年时光。本届巴黎残奥会,全世界的选手表现都很不错啊,共打破了近百项世界纪录、两百多项残奥会纪录。
而残奥会的比赛更为简单淳朴,没有那么多的功利心。在巴黎残奥赛场上,观众那么多、那么热忱,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
B
身虽残,人更坚,断翅亦高飞!
今届残奥会,中国香港代表团共派出23名运动员,参加羽毛球、乒乓球、硬地滚球、游泳等八大项目。为港队赢得最多奖牌的硬地滚球队,以3金2银的战绩创下历史最佳成绩!当中第三度参加残奥会的残健运动员何宛淇,终圆冠军梦,夺得硬地滚球BC3级女子个人、混合双人“双金”。
▲中国香港运动员何宛淇(左)及谢德桦(右),在硬地滚球混合双人赛BC3级赛事中夺得金牌,他们的笑容如此灿烂!
身体有残疾,追求仍卓越。何宛淇自小患有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无法走动,需坐轮椅,甚至曾因肌肉萎缩而拿不起笔。前两届残奥会,她都无缘奖牌。本次夺金后,她说:“原来只要相信,是没有不可能!”何宛淇还决定,用比赛奖金设立奖学金,帮助年轻人,协助他们多元发展。
自1972年第四届残奥会开始,中国香港每届都派员参赛,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更创造11金7银1铜的历史最佳战绩;至今已累计夺得43金、43银、53铜的骄人成绩(据中新社香港9月8日报道)。若按照人口比计算,这成绩可谓世界一流。
已退役的田径运动员苏桦伟,是香港人心中的“神奇小子”,完美诠释“香港精神”。他小时候因患有肌肉痉挛症,被医生诊断为“永远不能走路的孩子”;但他不信邪,活跃田径赛场超过20年,先后参加5次残奥会,累计夺得6枚残奥金牌。
苏桦伟被广东短跑健将苏炳添称为“真正的苏神”;他人生的故事,数年前被拍成电影《妈妈的神奇小子》,让人感动且感佩。退役之后,苏桦伟在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担任行政助理,薪火相传……
▲香港残疾人奥委会暨伤残人士体育协会徽章。 (百度百科图片)
都说“足健不怕万峰高”,残奥会上的运动员们,则是“足不健也不怕万峰高”。
在内地,获得金牌最多的是19岁的“飞鱼”蒋裕燕。
9月7日那天晚上,在巴黎拉德芳斯体育馆,在女子100米仰泳S6级决赛中,蒋裕燕又添一金,并在对手极限施压下再度打破世界纪录。蒋裕燕共获7枚金牌、刷新两项世界纪录和3项残奥会纪录;她成为了本届残奥会中国代表团闭幕式的女旗手。
▲断翅亦翱翔!比赛后的蒋裕燕是“出水芙蓉”。
蒋裕燕是我的浙江老乡,出生在“水乡”绍兴,她从小就喜欢玩水。4岁时的一场车祸,让她不幸失去右臂和右腿,她照样能在水中翱翔,有着惊人的游泳天赋……她有句人生名言:“我始终觉得,好的坏的都是人生。感谢家人没有‘特殊照顾’我!”
断翅亦翱翔!蒋裕燕就是断臂的维纳斯,有着无与伦比的“残缺美”。
9月3日那天,游泳女子50米蝶泳S6级决赛,获得冠亚军的是中国选手蒋裕燕和刘道敏,获得季军的是巴西选手佩措尔德;颁奖后合影时,蒋裕燕、刘道敏蹲下来和矮个子的佩措尔德合影,这个动作温暖了全场……这是对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中“更团结”的最好诠释。
▲太暖了!冠军中国选手蒋裕燕(中)、亚军中国选手刘道敏(左)蹲下来,和矮个子的佩措尔德合影。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田径女子200米T36级决赛,冲过终点线后,中国田径运动员史逸婷精疲力竭,他把自己“挂在”新西兰选手丹妮尔·艾奇逊的身上,好久好久……史逸婷说:我一直觉得我们是“赛友”,“赛友”就是赛场上的朋友!
C
你是“光”的样子,你是“明”的现实!
在闭幕式上,田径视障运动员邸东东是男旗手。在北京时间8月31日凌晨,在男子T11级跳远决赛中,邸东东在教练员一声声“来来来……”的口令引导下风驰电掣,纵身一跃,跳出了6.85米的绝对“远度”,卫冕摘金,并让尘封10年的世界纪录就此作古,足足将自己在2023年杭州亚残运会上创造的个人最好成绩提高了20厘米。
邸东东说:教练是我的一双眼睛,有他在前方,我就相当于恢复了光明,可以去勇敢地向前奔跑,然后继续跳跃!
在收看比赛直播时,我看到有位田径女子视障运动员,由男领跑员带领着跑在赛道上,当跑到终点后,领跑员和她倒在地上,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不屈不挠,“完赛”比“完美”更漂亮!
田径女子1500米T54级决赛现场,中国运动员、卫冕冠军周召倩在过弯道时发生侧翻,摔倒在地。T54级属于轮椅竞速,仅靠手臂转动轮毂完成。多年的备战,却在自己的主项上出现意外,周召倩没有犹豫,自己单腿站了起来,回到车上继续比赛,现场观众纷纷起立鼓掌,特别是“落后”冲线之时,大家都在为她加油助威。
“残缺的玉,叫做王!”在残奥会上,人们不再单纯地将残障选手视作励志榜样,而是更多地尊重他们作为顶尖选手的努力和付出。
笔者是羽毛球爱好者,经常业余去打羽毛球;在收看残奥会羽毛球比赛直播时,有许多镜头留给我极深的印象。
我们知道,对于正常的羽毛球运动员来说,身高在1.85米到1.90米之间,是很有优势的身材高度。而在残奥会羽毛球分级中,SH6属于天生矮小身材残疾者——要知道,羽毛球网中部上沿离地面的高度为1.524米,球网两端的高度是1.55米,他们可比球网矮多了。
在男子羽毛球“矮个子比赛”中,有个关键球,如果个子高一点就接到了,但运动员拼命奔跑起跳,把拍子甩出去,也没接到这个球;在一个长多拍中,一位运动员以鱼跃动作弥补身高不足,先后鱼跃救球5次——永不言弃就是他的底色!
还看到,有位羽毛球黑人女子运动员,比赛结束之后,在场地上举起丈夫的照片……
人生无论遇到多黑的黑夜黑暗,都可以赋予“月光”;随着人类的进步,多黑的黑夜黑暗,也可以赋予“阳光”,举办残疾人奥运会,就是这样的阳光灿烂。
D
不卑不亢,“人生”比“赛场”更美丽!
《从孤儿院出发,游上残奥领奖台》,这是9月3日新华社发自巴黎的一个报道的标题。50米仰泳S5级,卢冬、何聖羔、刘玉横扫女子项目的金银铜牌,颁奖时升起了三面五星红旗。拿下铜牌的刘玉,坐在轮椅中,激动地挥舞着双臂大叫。
巴黎残奥会官方信息显示,刘玉35岁,出生于“六一”儿童节。但这一信息其实并不准确,她的生日或将永远成谜。
因为刘玉“出身”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儿童福利院。她患有肢体残疾,从孤儿院出发,一路走来,特别不容易。与泳池结缘后,刘玉曾说:“泳池很温柔、很温暖,我觉得自己天生就属于这里,喜欢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感觉。”她还说,自己的成功,源于“毅力和享受孤独”。
▲9月3日,冠军卢冬(中)、亚军何聖羔(左)、季军刘玉(右)赛后合影。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残奥会大家庭中,有不少是跨国领养长大的运动员。
跨国领养,绝非“耻辱”,而是文明进步,也是民间外交的重要桥梁。中国从1992年正式开放跨境收养,迄今已有逾16万名儿童被送往国外,其中超过8.2万名被美国家庭收养。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间,95%的国际收养案例涉及残疾儿童。在美国收养的中国孤儿中,女童占比高达88%,而患有先天残障或疾病的儿童占比达80%。
就在巴黎常奥会期间,传来消息:有国家最近全面叫停国际收养!一根文明的“脐带”,被生生切断了,切断了弃婴与文明的拥抱。
或许,他们认为这才是自尊自信有面子罢!
人类本来就是一个大家庭,收养领养并不是原罪。
残奥赛场上的这些理念,难道不应该扩展到整个国际社会吗:
残奥会与奥运会衔接,彰显了平等的理念;身体残疾的运动员,需要得到尊重、理解;社会各界要有平等的视角,以促进残疾人士身心健康发展。
举办残奥会,就是以体育作平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让残疾人在平等友好的环境中充分展示自己,呈现竞技能力和拼搏精神,帮助他们发掘人生价值,从而推动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随着全社会残障运动的发展进步,体育能够成为更多残障人士融入人类社会的途径,在关爱、包容中,放下一切偏见和歧视,支持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建立多元共融的社会……
E
不畏艰难,敢于争先,敢于取胜。北京时间9月5日,巴黎残奥会盲人足球排位赛,中国盲人足球队1比0战胜东京残奥会铜牌得主摩洛哥队,获得第5名。
此前在小组赛中,中国盲人足球队2比0战胜土耳其队,0比0逼平卫冕冠军巴西队。
▲9月5日,中国盲人足球队1比0战胜摩洛哥队,获得第5名。
“海内存自己,天涯7比0”。同在9月5日,2026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中国队以0比7不敌日本队,收获全网热嘲:
——“中国,男子,足球”,把3个单词都给羞辱了,踢泰国人妖都踢不过!
——如此“摆烂”,不如弃权,弃权只算0比3。
——瞧这比赛!一停二看三被断,四站五等六回传,七躲八瞪九吐痰,十战十败真好汉!
——哈哈,一开始我还以为男足把海参省下来给非洲兄弟们吃了,营养没跟上,所以才表现得如此狼狈不堪。
——日本清场式遥遥领先!其实,国足恐怕不是最烂的。有些行业,根本不敢拉出去跟人家比。中国医疗输日本多少?中国教育输日本多少?中国科技输日本多少?中国食品安全输日本多少?中国养老社保民生输日本多少?中国官场清廉输日本多少……释怀吧!
——0比7,我们其实不是输给了日本,而是输给了麦克阿瑟……
我的感慨是:贵足真不如残疾人,如果参加残奥会,让他们蒙上眼睛踢盲人足球,那肯定输得更惨啊!
一言以蔽之,真正“残疾”的,原来是中国男子足球队!
9月10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中国整治足球职业联赛“假赌黑”,44人终身禁止从事足球行业。其中提到,查实假球、赌球比赛120场。
体育是“普通话”,足球是“世界语”。而与“计划经济”相比,“计划足球”在经过“深化改革”之后,能够发展到这个“地步”,其实已经算很不错了,不能过高要求哈。人家日本的足球,是真正的职业化和市场化,而咱们的足球却是“官场化”和“仕场化”;老板拿人家的巨款养起来讨好上面,是典型的“伪职业化”,假球、赌球、黑球横行;而一群腐败官员,利用足球寻租,结果“一锅端”都进去了。
文艺和体育,都能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歌星影星相比,体育明星尤其是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所获得相对较少;而唯一除外的,就是这群中国男足的“伪明星”,他们的年薪动辄几百万上千万。
话说回来,国足也最能代表“国色”——国之特色。中国男足“弥足珍贵”,他们开了一个小孔,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最高处和最深处。
F
残疾人事业,是爱的事业。
重视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的优良传统。
尤记得,早在2001年,在第六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好新闻奖”评选中,我负责的专版《西博会:一个特殊群体的风采》、撰写的通讯作品《身高1米28为啥就不能上大学》,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到北京参加颁奖大会,时任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主席的邓朴方先生来给我们颁奖。
当年我为《西博会:一个特殊群体的风采》版面配发的评论,标题就是《残缺之美》。
就像暴风雨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样,残疾残障也是人类的有机组成部分。据2024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残疾人口数为8550万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
人生难免有“残缺”“残疾”。当一个人老了,动不了了,失能半失能了,躺在床上或病床上了,也就成了“终级残疾人”——毕竟“无疾而终”的人是比较少的。
所以无论如何,都要重视残疾人事业,残障人士都更应该重视体育、锻炼身体;好多人不知道或没意识到,体育锻炼、保持健康,是最省钱也是最“赚钱”的事。而国家在残疾人事业上多投入、大投入,属于事半功倍,是必须的。
充分展示“残缺之美”的残疾人奥运会,就是最重要的引领。
(作者系《日本华侨报》专栏作家、香港新闻社日本分社特约评论员)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