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观点 / 正文

蒋丰:从诺奖得主出身国的变迁看美国取代欧洲成为科研中心

香港新闻社10月11日报道 截至今年,美国以209名诺奖得主的辉煌成绩,稳居全球科研领先地位。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美国在科技创新上的强大实力,也深刻反映了科研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过程。

文 | 蒋 丰

伴随着2023年诺贝尔奖自然科学类三大奖项的揭晓,全球科研格局的历史性变迁再次成为焦点。据《日本经济新闻》统计,截至今年,美国以209名诺奖得主的辉煌成绩,稳居全球科研领先地位。这一数据不仅彰显了美国在科技创新上的强大实力,也深刻反映了科研中心从欧洲向美国的转移过程。

回顾诺贝尔奖的历史,早期得主多出身于欧洲。1901年第一届诺奖得主中,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获奖者分别来自波兰、德国和荷兰。截至1929年,德国以18名获奖者领跑,英国和法国紧随其后。当时,出身欧洲的得主占据了总数的九成,欧洲无疑是全球科研的中心。

然而,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的科研实力开始崭露头角。尤里和劳伦斯等美国科学家的卓越贡献,不仅推动了科学的前沿发展,也预示着美国科研力量的崛起。到1958年,美国的诺奖得主总人数第一次超过德国,成为新的科研中心。此后,美国在诺奖得主数量上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且优势不断扩大。

美国在二战后科研实力的飞速提升,得益于其多方面的优势。首先,美国接纳了大量移民,这些移民中不乏杰出的科学家和研究者,他们为美国的科研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其次,法律制度的完善为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研究资金的增加更是推动了科研项目的深入开展。此外,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功不可没。自19世纪后半期开始,美国的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增加,到1920年代大学在校生人数已翻了一番。这些大学不仅培养了大量优秀的科研人才,还加速了新领域的专业教育,提升了国家的整体研究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诺贝尔奖的评选通常具有较长的滞后性,从成果发表到获奖往往需要超过20年的时间。因此,1920~1930年代在美国国内活跃的研究,往往要到1950年代之后才被认可并获奖。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美国在二战后的诺奖得主数量会迅速增加。

如今,美国已成为全球科研的中心,其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令人瞩目。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欧洲的科研地位已经没落。事实上,欧洲在科研领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同时,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日本、中国等,也在积极发展科研事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由此看来,诺奖得主出身国的变迁不仅反映了全球科研格局的历史性变化,也预示着未来科研领域的激烈竞争。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各国都需要不断加强科研投入和人才培养,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作者系香港新闻社日本分社总编辑)

责任编辑:李涵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姚志胜:赣港推台企登陆 促两岸融合发展

特区政府周一下半旗悼念吴邦国

中国拟一次性增加大规模债务限额 置换地方隐性债

蓝佛安:中国财政有足够韧劲 可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国新办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 聚焦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英政客沆瀣一气 借题干预黎智英案

日本反核武团体获2024年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