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闻网2月5日电(记者 谭畅)“港漂”在香港续签变困难了吗?部分内地来港工作人士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反映,签证即将到期,但续签时却仅拿下两三个月时限,令人大感意外。
记者在不同社交平台看到,有“高才”指自己一家在港工作生活两年,却仅获续签两个半月。亦有持IANG(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签的“港漂”,续签时长与工作合同截止日期相同,约为三、四个月,存在断签风险。
部分网友认为,这意味著香港在批出签证时,将更看重合同期限。若合同有效期太短,那麽批出的签证时间也不会多长。海量人才来港,也让入境处对相关申请的审核更加严格。
查阅入境处方面资料,相关政策的细节描述确实出现一定改变。
例如,在去年11月以前,有关“高才”及IANG的申请如获批准,申请人通常会以“3-3”年的模式获准在港逗留,不受其他逗留条件限制。现时,政策描述为相关申请如获批准,延长逗留期限的模式会由“2-2-3”年放宽至“3-3”年或根据其僱佣合约的有效期限,以较短者为准。
中通社记者向入境处人员查询得知,有关签证的申请,主要为视乎每宗申请情况,事实上并未有一条统一的“线”,划定每宗申请都获批相同的签证时长。
同时,入境处相关条文亦指出,申请审批完全由入境处处长根据当时香港特区政府的政策酌情处理,即使申请已符合所有申请资格,入境处处长仍保留拒绝个别申请的绝对决定权。
入境处处长郭俊峯早前在年度总结新闻发佈会上,回应有关“续签时间太短”问题时表示,审批申请续视乎个案具体情况。若获批时间太短,或与证件、合同有效期的时限有关。
有人无奈评论,知晓香港是为避免有人找时间短的工作,以获得长时间续签,但如此审批却也会将真正想留港的人“卡”在门外。
立法会议员尚海龙早前表示,类似情况不时发生,明白审批部门有其法理依据,需按照合约期判断,但相关做法难免会对他们造成困扰。他希望“高才”们可积极寻求帮助,助力政府优化政策。
事实上,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正积极“抢人才”,大量人才经“高才”“优才”等计划来港工作。截至去年底,“高才通”计划已收到接近12万宗申请,当中超过9万宗已经获批,约7.6万人已经来港。
而需要续签的“港漂”,包括经“高才通”计划来港人士及持IANG签的人士等。其中,“高才”签共分A、B、C三类,A类是满足全年收入在250万港元及以上,B类和C类是位列合资格大学名单的工作人士或非本地学生;IANG签则一般为来港就读或在大湾区港校的学生。
由此看来,面对海量人才的涌入,香港如何保证续签时间的平衡性,仍有空间。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