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唐学伟
近日,一份问卷调查问道,请问:高铁上是否有母婴室?没想到的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常识问题,竟然有许多人回答不出来。有的人说有,有的人说没有。于是,就请教铁路系统上的的朋友。答案是,有。但按严格的标准来说,又是没有。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高铁上,是应该配备母婴室的。因为母婴室可以为携带婴幼儿的家庭提供一个私密、安全的空间,满足他们在旅途中的基本需求,如换尿布、哺乳等。母婴室通常配备有换尿布台、哺乳椅、洗手池等设施,环境温馨,设计充满童趣,能够让婴幼儿感受到舒适与愉悦。
然而,目前高铁上并没有专门的母婴室,但每个高铁都有一个无障碍洗手间的空间。这个空间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宝宝的推车,并且还配有带婴儿护理台的无障碍洗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母婴室的功能。这或许正是,铁路系统朋友回答的“有”,亦或是“没有”的理由所在。尽管如此,无障碍空间的数量有限,且设施和使用体验无法满足母婴室所需的必备需求。换言之,就是说,有待提升。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有必要建议,高铁可以考虑在列车上设置专门的母婴室,以满足携带婴幼儿的家庭的需求。这不仅体现社会对妇女和儿童的尊重与关怀,也是公共交通服务人性化的具体表现。
资料显示,光明网记者曾也有一个母婴室调查。标题是:“900公里高速,没找到能用的母婴室”。
文章说,记者近日走访了北京、天津多家商场、地铁站、医院、饭店等地,发现其中绝大多数场所都没有设母婴室。而设母婴室的地方,有的和残疾人卫生间混在一起,里面臭味扑鼻;有的被占用成杂物间,或被当吸烟室使用。
有很多母婴室没有按照规定设置,里面设施简陋,只有一个简单的小台子、小凳子,没有足够的温奶器等人工喂养工具以及换洗台设施等。设施设计也没有凸显人性化,如哺乳座位设计的高度没能考虑到母乳喂养时的姿势要求等。
文章还提到, 完善母婴室设置是创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应将母婴室的建设上升到法律层面,可以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中或相关司法解释中,把母婴室的建设标准及维权的基础条件纳入进来。
光明网的这一新闻调查,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说,无论是高铁,还是商场、地铁站、医院、饭店等人流出入多的场地。一是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母婴室。二是存在占用、混用、乱用母婴室的问题。三是建好母婴室,是创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同时,应将母婴室的建设上升到法律层面。
按国际惯例,母婴室配备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施要求:
哺乳室:应当配备适当的座椅和隔断,确保母亲在喂养时的私密性。
换尿布台:应当宽敞、稳固,并配备足够的擦手纸、尿布等用品。
洗手间:应当干净、设施齐全,保证母婴的个人卫生。
婴儿床:推荐使用可移动、有轻微倾斜角度的婴儿床,并配备一次性婴儿床单。
婴儿尿布台:应当稳固、可升降,并带有安全扣。
洗手台:带恒温感应龙头,洗手台上常备感应洗手液、擦手纸或手烘干机。
热水和电源插座:便于放置哺乳用品的桌子,温奶器、消毒器等设备。
直饮水机:提供直饮水服务。
环境要求:
空间大小:独立式母婴室面积一般不低于30平方米,嵌入式母婴室面积一般不低于8平方米。
地面处理:地面应做防滑处理,易于清洁和保洁。
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照明要柔和而充足,避免刺眼的灯光。
色调:室内色调应以柔和、恬静为主,建议使用粉色系为主要参考色系。
无障碍设计:预留轮椅通行空间,设置倾斜镜面、高低位洗手池等设施。
管理要求:
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管理、卫生管理、服务管理等。
人员培训:工作人员应接受过相关培训,能够提供专业的帮助和指导。
用户反馈机制:建立用户反馈机制,及时听取用户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有人会问,有必要这么麻烦,这么复杂吗?
建好母婴室的意义有哪些?在于提供便利、保障隐私、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文关怀。
在公共场所设置母婴室,不仅是对哺乳期母亲和婴儿的尊重与关爱,更是对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传递的是一种温暖、包容、关爱的氛围,让人们在感受到便捷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怀。
显然,母婴室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支持。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公共场所母婴室的建设;企业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员工和顾客提供便利的母婴室服务;社会应加强对母婴室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母婴室重要性的认识。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