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讯 (记者 杨盈盈)香港浸会大学(浸大)今日(2月14日)举办传媒新春午宴,与各界分享大学最新发展动向及未来蓝图。活动由校长卫炳江带领多位管理层成员及学院代表出席,包括常务副校长黄定发、副校长(研究及拓展)吕爱平、副校长(教与学)周伟立、行政副校长邹霭云,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管理层。席间,浸大就学术、研究、校园发展及创新成果等多方面进展作详细介绍,展现其多元化教育及研究实力。
卫炳江指出,浸大致力培育具备广阔视野和创新能力的跨学科人才,并以知识转移及创造跨学科知识为目标。大学近年积极推出跨学科课程,并启用新落成的赛马会创意校园,提供一体化的学、教、研、住设施,为教学与科研提供重要动力。
此外,浸大正筹备成立新医学院,已成立筹备委员会及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与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立战略联盟。卫炳江表示,医学院的筹备工作进展理想,获得来自医疗界及学术界专家的支持,并将于稍后公布医学院的研究计划。
黄定发提到,浸大在国际大学排名中表现显著提升,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上升43位至第252位,并在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跻身第251至300位。他透露,浸大已向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提交《规划工作建议书》,提出新课程及学额计划,获得正面回应。浸大将于明年迎来70周年校庆,并会举办多项活动凝聚校友及各界友好,展现大学成就。
吕爱平表示,浸大专注于创意媒体、健康与药物研发、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应用及人文与文化四大研究领域,并透过资助新进学者、表扬科研成果及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研究进展。2023/24年度,浸大学者共发表超过2,000篇同侪评审文章,其中八成刊登于国际顶尖期刊;获资助研究项目超过1,000个,资助额接近25.9亿港元。此外,浸大已与全球130个国家及地区的3,800多个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国际科研交流。
周伟立提到,浸大将于2025/26学年实施课程改革,重点推动跨学科教育及体验式学习。新课程包括“数位未来与人文学科文理学士(荣誉)”及七个跨学科第二主修课程,并新增“运动产业管理文学士(荣誉)”及“互动媒体出版传理学学士(荣誉)”两个副学位衔接课程。浸大亦推行“一校两园”策略,让学生在珠海校园进行延伸学习及考察,并计划设立互动探索教育中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领导能力及韧性。
邹霭云表示,浸大作为香港中医医院的契约承办机构,正积极筹备医院今年底分阶段投入运作。此外,赛马会创意校园的设施已于去年底陆续启用,包括赛马会点子坊及CARE舍堂村。浸大致力可持续发展,目标于2035/36学年将碳排放减少50%,并于2044年实现碳中和。近年,浸大在环保建筑及能源管理方面屡获殊荣,反映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努力和成就。
暂任首席创新总监刘乐庭介绍,浸大成立伍洁宜中医药转化研究所,专注于中医现代化研发,并推动创新技术应用。CHRYSALIS艺术科技孵化中心则促进艺术科技的转化及创业活动。刘乐庭提到,浸大去年有两个项目获创新科技署“产学研1+计划”资助,未来亦将继续争取更多资助项目,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应用。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