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观点 / 正文

谭耀宗:坚守“一国”之本 善用“两制”之利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2月18日在大公报《“一国两制”实践新阶段笔谈》专栏发表题为《坚守“一国”之本 善用“两制”之利》的文章指出,“一国”根基是香港发展的坚实基石,唯有坚守“一国”原则,才能保障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这不仅关乎香港自身的繁荣稳定,更对国家发展大局有着深远影响。

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2月18日在大公报《“一国两制”实践新阶段笔谈》专栏发表题为《坚守“一国”之本 善用“两制”之利》的文章指出,“一国”根基是香港发展的坚实基石,唯有坚守“一国”原则,才能保障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这不仅关乎香港自身的繁荣稳定,更对国家发展大局有着深远影响。

文章表示,“两制”优势是香港发展的独特动力,“两制”是“一国两制”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展现出独特优势,香港凭借“两制”优势,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重要桥梁。

文章指出,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这些变化给香港发展带来诸多挑战;香港经济结构过度依赖金融服务、贸易和房地产等产业,产业结构不够多元。

文章强调,香港应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促进经济多元发展、增强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深化与内地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创新能力。

以下为文章全文:

坚守“一国”之本 善用“两制”之利

文 | 谭耀宗

“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政策,香港是率先垂范之地。这个伟大政策不仅深刻总结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在香港具体实践中,充分考虑了香港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实际,尊重长期以来在香港形成的独特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更为世界和平解决不同社会制度、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提供了中国智慧,体现出我们国家高度的制度自信。

当今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世界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国两制”的发展亦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新的挑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一国两制”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主席指出,“一国两制”具有显著制度优势和强大生命力,是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的好制度,是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好制度,是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好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同时,他亦指出“一国两制”蕴含的和平、包容、开放、共享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值得共同守护。在“一国两制”实践新阶段,香港唯有守住“一国”之根本,发挥“两制”优势,才能加快推动迈入由治及兴的步伐。

一、“一国”根基:香港发展的坚实基石

香港的“一国两制”经过28年实践,历史经验已经证明确保“一国两制”成功的最大关键,就是坚守“一国”原则,这在维护香港社会稳定、保障香港经济繁荣以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等方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维护香港社会稳定方面,“一国”原则是定海神针。2019年,香港爆发修例风波,反中乱港势力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肆意破坏香港的法治秩序,冲击政府机构,严重危害香港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中央政府果断出手,多措并举,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完善香港选举制度,全面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推动了香港社会重回正轨,保障了香港“一国两制”实践行稳致远。香港国安法的实施,有力打击了反中乱港势力的嚣张气焰,保障了香港居民的合法权益和自由,维护了香港的法治和社会稳定。

在保障经济繁荣方面,坚守“一国”原则使香港能够依托国家发展,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香港回归以来,在国家的支持下,经济蓬勃发展。香港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提升,商品贸易总额从1997年的30710亿港元增长至2023年的88224亿港元,增长187.2%。2024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重新跃升至全球第三,位居亚太地区首位,从而保障了香港经济高质量发展。

香港还积极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如“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在“一带一路”建设中,香港凭借其金融、法律、专业服务等优势,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香港与内地城市紧密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近年来,两地无论是“硬联通”还是“软联通”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港车北上”、深中通道的开通以及开通了更多的“个人游”城市等等政策,都加强了两地居民的交流,除此之外,更多的两地标准出台,例如,“湾区标准”经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方共商确认,在大湾区共同实施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各类标准。目前,共有110项标准纳入“湾区标准”清单,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宽。香港的科技企业与深圳等地的科技企业加强合作,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了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

在促进民生方面,坚守“一国”强化了信心。在2020年新冠疫情下,国家全力支持香港抗击疫情,保障香港的物资供应,援建香港社区治疗设施和临时医院,为香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援。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香港也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支持。例如,在住房问题上,国家鼓励香港与内地加强合作,探索新的住房供应模式,为解决香港居民的住房困难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案。

由此可见,唯有坚守“一国”原则,才能保障香港的长期繁荣稳定,这不仅关乎香港自身的繁荣稳定,更对国家发展大局有着深远影响。

二、“两制”优势:香港发展的独特动力

“两制”是“一国两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的资本主义制度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展现出独特的优势,也使得香港成为全球商业活动的关键之地。众多国际企业纷纷在香港设立亚太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如英国著名的医药国际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近期决定在港设立研发中心,以充分利用香港自由市场经济的优势,实现业务的快速拓展。

同时,在宪法、基本法、香港国安法以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护航下,香港法治体系得到了有效的保障,拥有独立的司法系统和严谨的法律框架。法律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增强了经济发展的信心,为商业活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香港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这使得香港成为创新企业的乐园。许多科技初创企业在香港茁壮成长,例如香港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商汤科技,凭借香港完善的法律环境,在知识产权受到保护下,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品,业务覆盖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强调,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近年来,在贸易方面,香港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其贸易额在全球名列前茅。香港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商品贸易总额持续增长。香港的贸易结构不断优化,高附加值产品的贸易比重逐渐增加。

在航运领域,香港拥有世界一流的港口设施和高效的物流服务。香港的货柜吞吐量长期位居世界前列,是全球重要的航运枢纽之一。香港的航运业不仅具备强大的货物运输能力,还拥有完善的配套服务业,包括船舶租赁和维修、海事保险、海事仲裁等,为全球航运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例如,香港是全球四个指定海事仲裁地之一,其公正、高效的仲裁服务受到航运商广泛青睐,解决了众多国际海事纠纷。

香港凭借“两制”优势,成为连接内地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在“一带一路”倡议中,香港充分发挥其金融、贸易、专业服务等优势,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融资、贸易咨询、法律仲裁等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香港还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人民币在香港的存款、贷款、贸易结算等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为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流通和使用提供了重要平台。

三、香港在新时代下所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这些变化给香港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挑战。美西方国家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频繁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导致全球贸易环境恶化。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和贸易中心,经济高度依赖外部市场,贸易保护主义对香港的贸易和投资产生了直接冲击。

而就香港社会内部发展而言,仍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香港的经济结构过度依赖金融服务、贸易和房地产等产业,产业结构不够多元。这种经济结构使得香港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部经济波动的影响。当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荡时,香港的金融行业首当其冲,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

四、应对策略:充分发挥“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

促进经济多元发展,增强竞争力。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版图,因此香港必须要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是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创新科技领域,香港应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建立更多的科技研发中心和创新平台,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企业落户香港。加强与内地和国际科技界的合作与交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香港科学园是香港重要的科技创新平台,园内汇聚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资讯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香港还与深圳共同打造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充分发挥香港的科研优势和深圳的产业优势,实现优势互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也是香港经济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方向。香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多元的文化氛围,具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基础。政府应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持力度,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文化创意企业的发展。举办各类文化创意活动,提升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香港的电影、音乐、动漫等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加强产业扶持和国际交流,有望进一步做大做强。例如,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动漫电玩节等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文化创意人才和企业参与,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香港还应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金融、贸易、航运等传统产业是香港经济的重要支柱,香港应利用先进的资讯技术和金融科技,对这些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提高产业的效率和服务水准。在金融领域,香港应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数字金融等新兴金融业务,推动金融创新,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证券交易所推出了绿色金融产品,为企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融资支援;同时,香港积极推动金融科技的应用,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和安全性。

深化与内地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与内地的合作,积极参与国家发展战略,是香港实现互利共赢的重要途径。香港须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自身在金融、贸易、航运、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在产业合作方面,香港应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例如,香港的科技企业与深圳、广州等地的科技企业加强合作,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联合研发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也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举措。香港应凭借其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融资、贸易、物流等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的合作与发展。香港的金融机构可以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融资支持,香港的贸易公司可以拓展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香港的航运企业可以加强与沿线港口的合作,提升物流运输效率。香港还可以利用其专业服务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会计、咨询等服务,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提升创新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是提升香港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关键。香港应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为香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制定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和内地优秀人才来港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解决人才的住房、子女教育等后顾之忧。香港推出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高才通”计划等,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优秀人才来港发展。这些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香港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贡献。例如,一些海外高端科技人才来港后,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了香港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

展望未来,香港在国家发展大局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将继续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金融、贸易、航运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作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香港将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为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将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让我们携手共进,香港与内地紧密团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为实现香港长期繁荣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相信在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香港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中华民族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

(作者系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