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卢金荣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民营企业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立足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剖析经济发展有利条件,彰显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在新形势下积极进取、大显身手,搞好经营发展,战胜外部困难。中央坚定不移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民企的信心。香港企业家须把握科技兴国的创新大潮,结合帮扶民企措施未来陆续出台,用足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资源,携手内地民企打造优质产品和服务,以更强的企业动能促进国家发展和香港繁荣,不辜负习主席和中央对民营企业的殷切寄望。
习主席昨日在北京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当前国家经济发展形势下,中央加大力度促进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广泛重视。
民企吃定心丸增动力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促进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习主席一向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围绕新时代加强民营经济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作出重要指示。面对国家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只能壮大、不能弱化。习主席在座谈会进一步指明,“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这深刻揭示出,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坚持基本经济制度,落实好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吃下定心丸,将有更强大动力实现民营经济更大发展,把握国家市场优势,强化企业内生动能。
进入新时代,我国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营经济置于重要位置,在政策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习主席在座谈会指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强调“要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要强化执法监督”;“要认真落实各项纾困政策,提高政策精准度,注重综合施策”;“要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近年来,中央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提出,围绕更好激发民营经济主体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为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明确指引。2023年中央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31条新措力挺民企;同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成立民营经济发展局;2024年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进入快车道,从法律、制度层面消除民营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2024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市场回暖、预期企稳向好的趋势更加明显。这些措施都反映,国家从宏观政策、微观举措等多个层面,从经济权益、公平竞争、政府服务和融资服务等多个维度,始终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
港企联手内地民企“走出去”
习主席在座谈会进一步强调,“企业是经营主体,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他勉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大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提出“要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加强自主创新,转变发展方式”。这启示企业投入创新成为民企加强内生动力的必由之路。香港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资源、加快河套合作区和北部都会区的创新发展,就是企业壮大业务、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出路。
座谈会上,任正非、王传福、刘永好等6位民营企业负责人代表先后发言。这些企业家都推动民企成为日益重要的创新源泉和增长动力,带动国家经济增长。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与国际市场高度接轨,香港工商界拥有对外贸易的丰富经验和四通八达的国际网络,对接国外创新资源具有国际化优势,在国家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有充足动能拓展企业内生动力。可以预期,中央未来一系列更贴近民企需要的优惠政策措施会陆续出台,是把握新商机的重大利好。香港不同企业要发挥企业优势,不仅推动创科和产业更好结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而且借助香港国际市场平台、丰富营销经验,抓准市场对创新产品的新定位和新需求,推动更多优质国货品牌化、市场化、国际化,联手更多民营企业和商品“走出去”,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赢得更加光明的未来。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会长)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