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
文 | 张永恒
2月19日,《关于修订<CEPA服务贸易协议>
前一天,同样的宣讲会在澳门举行。
今年是CEPA签署22周年。22年来,中央对香港不断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两地规则衔接,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实践证明,CEPA不仅是两地经贸合作的“压舱石”,更是香港融入大湾区、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快车道”。
22年来,普通港人的生活,在《CEPA服务贸易协议》的推动下,悄然之间已经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
由最初的“深圳下单,香港提货”,港人不断享受到内地物美价廉的产品,到内地更多居民到香港旅游购物,促进香港经济发展繁荣,再到香港普通居民享受到支付宝、微信带来的便捷支付,再到像内地一样拥抱网购、快递的电子生活,再到高铁、城际列车发展联通,普通港人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越来越舒心。
对于香港人而言,CEPA不仅是两地经贸合作的象徵,更是香港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自2003年签署以来,CEPA通过逐步取消关税、放宽市场准入等措施,为香港企业进入内地市场提供了便利。香港人普遍认为,CEPA是中央政府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在全球化竞争加剧背景下,CEPA为香港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然而,也有部分市民对CEPA的理解停留在政策层面,认为其影响主要局限于企业,与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关联不大。其实,香港普通市民日常生活的变化,这些年来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发生的。
例如,通过CEPA,更多内地商品进入香港市场,市民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生活用品,如食品、日用品等。
CEPA为香港专业人士提供了更多在内地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在金融、法律、医疗等领域。同时,香港青年也可以藉助CEPA的政策支持,到内地创业或就业。
随着CEPA的深入推进,香港市民可以更便捷地享受大湾区的医疗、教育、交通等资源,真正实现“一小时生活圈”的便利。
未来,随着CEPA的进一步加强,香港与内地的合作将更加紧密,普通市民的生活也将迎来更多有利的变化。港人应更加主动地拥抱CEPA带来的机遇,更多享受大湾区和国家繁荣发展的“红利”。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