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志胜
今年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1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就共创亚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提出“四点建议”,表明中国致力促进亚洲经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同时就中国经济走势提出“三点看法”,强调中国经济回升向好保持稳定,对外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彰显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区域互动注入强大动能,为全球化提供宝贵稳定性,进一步加强外界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香港在国家支持下,应该利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加强搭建亚洲商贸网络,深化国际交往合作,为国家推动区域发展作出新贡献。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昨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开幕式。为期4天的年会举办50多场论坛活动,全球政商学界代表齐聚一堂,凝聚智慧,共创未来。国际贸易、货币和安全体系正面临变革,论坛成为亚洲就全球体系走向共谋对策的重要国际平台。
加强外界对中国经济信心
习近平主席10年前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着眼新时期新形势,提出“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得到亚洲各国积极响应。10年来,中国秉持和平、合作、包容、融合为核心的亚洲价值观,拓展人文交流合作,夯实睦邻友好的社会民意基础。丁副总理在主旨演讲中指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成绩斐然。就共创亚洲和世界更加美好的未来,丁副总理提出“四点建议”,包括:在增进信任中加强团结合作;在开放融通中推动经济全球化;在互利共赢中促进繁荣发展;在和平共处中守护安宁稳定。“四点建议”着眼团结、开放、发展、安全4个重要方面,倡导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顺应历史潮流,推动亚洲各国共同落实好全球发展倡议,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
我们国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形势一直备受关注。丁副总理在演讲中,就国家经济走势提出“三点看法”:一是中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回升向好态势更加巩固;二是中国经济向“新”而行,创新发展动能更加强劲;三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营商环境更加优化。这指明了国家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坚持开放合作将为世界带来更多机遇。事实上,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国家去年成功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今年前两个月,国家经济起步平稳、各行业加快发展,充分凸显了国家发展基础稳固,有充足的上升动力,有足够的强大经济体量支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亚洲多国以至全球不同经济体共享经贸和创新等发展成果,更好以更强多边和更稳的发展确定性,应对全球单边保护主义和外围不确定性。
香港勇于担当 把握发展机遇
出席论坛的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表示,“一国两制”下,香港是全球唯一同时享有中国优势和国际优势的开放经济体;在国家支持下,香港会进一步深化国际交往合作,并与国家和亚洲各国一道增进互信团结、开放融通、互利共赢、和平共处,促进亚洲经济发展,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这表明了香港在国家推动与亚洲建立更紧密关系的重要角色担当。香港长期以来在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独特优势,主要原因就是在“一国两制”下,香港充分发挥“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作用,可以为亚洲不同经济体增值。当前,国家支持香港深化国际交往合作,香港加强在亚洲的联系互动,助力国家与周边国家携手推进和平发展、互利合作,是大显身手的好时机。
亚洲居住着世界上约六成人口,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超过35%,经济多元,文明多样。随着亚洲命运共同体稳步向前,“一带一路”深入推展,东盟经济崛起,将进一步为香港带来新机遇。香港未来要加强搭建商贸网络,拓展亚洲客户关系,进一步促进香港与亚洲工商界互访交流、增加经贸对接项目,拓展在不同领域的合作机会,阐述中国经济稳进向前的大好形势,加强亚洲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信心。香港并要结合国家发展形势和亚洲企业需求,争取更多亚洲优质跨国企业和家族办公室来港发展和上市集资,以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共同推动亚洲发展阔步前进。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