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财经 / 正文

409家 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全球第二

在3月30日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上,《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总估值约为15068亿美元,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近三成,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香港新闻网3月31日电 在3月30日举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第二届全球独角兽企业大会上,《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共有独角兽企业409家,总估值约为15068亿美元,占全球独角兽企业数量的近三成,数量位居全球第二。

公开资料显示,独角兽企业一般指成立时间不超过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且具备独有核心技术、独特竞争优势和市场潜力的未上市公司。

数据来源:《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5)》

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有18家

《环球时报》援引《报告》称,从分布领域看,中国独角兽企业分布于集成电路与半导体、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新消费等12个领域。其中,人工智能、新消费与零售以及集成电路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总估值位列前三,分别为4612亿美元、2039亿美元、1925亿美元。从平均估值看,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独角兽企业位列前三,分别为75.61亿美元、61.85亿美元、54.31亿美元。估值超过百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有18家。

从数量来看,新消费与零售、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装备、医药健康领域的企业数量位列前五,分别为66家、61家、54家、54家、43家,合计占比68%。

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仇雨菁表示,中国庞大的市场为本土独角兽企业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趋势下,大量创新企业迅速崛起,本土的供应链也随之飞速发展。

她举例说,中国在汽车半导体产业方面的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为全球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牛津大学领导委员会成员戴维·约翰逊表示:“中国的独角兽企业是一个奇迹。中国政府帮助中国的独角兽企业发挥最大的潜力,而欧美地区更多寻求的是独角兽产业的商业化,而非鼓励创新。”

各国独角兽企业仍有巨大发展潜力

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在论坛上表示,尽管全球独角兽企业正在蓬勃发展,但仍需要清晰地看到当前全球独角兽企业的发展面临诸多瓶颈,比如创新与人才短缺、国际贸易壁垒以及安全性问题。

根据长城战略咨询去年7月发布的《GEI世界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2024》,在乌克兰危机、能源价格飙升等宏观因素的作用下,2022年全球经济逐渐步入增长乏力状态,独角兽企业数量的增速也在放缓。

戴维·约翰逊表示,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独角兽企业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他认为,新的机会总是在不断涌现,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绿色技术等领域。他建议继续在这些领域开展联合研发,比如推动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等。他强调,面对这些挑战,各国企业必须携手合作,因为“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

国际大学创新联盟的孙万松在论坛上提到,目前欧洲的独角兽企业估值严重被低估。他表示,欧洲的独角兽企业应该与中国的企业和市场开展深度合作。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合作和市场合作将成为全球独角兽企业最重要的需求。

合作应对多重挑战

谈及中国独角兽企业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戴维·约翰逊表示,需要思考如何将在中国开发的、产生巨大影响的技术和产品进行推广,更好地在全世界开拓市场。他认为,答案就是继续促进合作,并在贸易领域保持开放和尊重,“为了让全球独角兽产业继续蓬勃发展,我们需要开放的市场,需要进步的理念。”

仇雨菁表示,以汽车半导体产业为例,加强国际合作是提升汽车芯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汽车芯片企业全球化,一方面需要持续践行车规认证领域国际及国内最高安全标准和相关法规的要求,另一方面还要积极拓展国际合作。

除独角兽企业外,瞪羚企业作为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的代表,也开始受到更多关注。瞪羚企业通常具有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特点,更多地聚焦于中小企业群体。与独角兽企业不同,瞪羚企业更多的是跨过创业初期后,在较短时间内以超常规速度发展,并且在技术、商业模式或产业组织形式上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完)

责任编辑:李涵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