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香港 / 正文

港大研究揭部分胃癌患者早期突变 冀助预防及早期检测

港大医学院发现,部分胃癌患者的胃部一些区域存在染色体异常,这些异常的染色体异常在病人年轻时已经出现,期望研究结果有助及早找出高风险人士预防患病。

据香港电台报道,港大医学院发现,部分胃癌患者的胃部一些区域存在染色体异常,这些异常的染色体异常在病人年轻时已经出现,期望研究结果有助及早找出高风险人士预防患病。

港大医学院与海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对238个来自香港、美国和英国胃癌患者及非胃癌患者的胃黏膜组织样本,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对另外829个样本进行靶向测序。结果发现,部分胃癌患者的胃部区域存在染色体异常,第20对染色体由2套变成3套,这些异常的染色体通常在患者12至25岁时已经出现,意味患者有机会在早年曾经接触过致癌的突变源,而这些潜在的致癌变化会经过数十年累积。研究又发现长期胃部炎症的人士,基因突变或额外染色体明显较一般人多,显示炎症可能自早年已开始,塑造癌前环境。研究结果揭示,胃癌形成前已出现的早期突变,为预防患病及早期检测的策略,有重要意义。

另外,团队亦对癌前病变的“肠化生”研究,“肠化生”是胃部细胞转变为类似肠道细胞的过程,这种变化会大幅增加胃癌的风险。研究人员利用“类器官培养”技术,建立全球首个“肠化生”3D模型类器官生物库,在患者身上取得组织,在实验室培养类微型器官模型,模拟转变为胃癌的过程,有助理解癌变发展及抗药性情况。

团队期望,相关研究帮助医生透过部分早期征兆,针对性地筛选出有机会患胃癌的高风险人士,及早治疗,提高存活率,亦期望有助研发相关药物。

根据世卫资料,胃癌是全球第五常见的癌症,全球每年新增病例近100万宗,早期发现存活率超过九成,晚期发现存活率就大大降低至少于百分之30。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

李家超邀社区客厅家庭礼宾府开派对 共度温馨圣诞

日媒:丰田决定在上海建厂 生产100%电动汽车

全球南方9国明年正式成为金砖伙伴国

李家超分享礼宾府圣诞装饰 祝愿平安喜乐

香港国安处通缉钟剑华等6人 悬赏100万

邓炳强:将向法庭申请没收许智峰犯罪得益 市民不应与潜逃者有任何金钱瓜葛

苏州辟谣大量外企撤离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