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神经科学:理论与应用》封面。
文|李 辉
2023年岁末,承蒙中华书局盛情邀请,并经“中华当代教育文库”总编李子建校长约稿,我很荣幸能够参与此世纪盛事,主编该文库第二本著作—《教育神经科学:理论与应用》。对此,我既感兴奋,也觉惶恐。皆因“中华当代教育文库”是由中华书局倾力打造的全新顶级学术品牌。它致力于汇聚当代中国教育领域最具影响力和学术价值的优秀著作,旨在为推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现教育强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文库涵盖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内容丰富,大腕云集。我们能够忝列其中,荣莫大焉!
首先,文库的入选评审非常严格、谨慎。学术委员会预先书面评审了我们的出版计划,然后是到会进行现场答辩。特别感谢文库总顾问金耀基教授、学术委员会主席李子建教授,以及雷万鹏教授、尹弘飙教授、李军教授等,在现场对每一章的内容和结构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让我们收获良多,也增添了信心。
《教育神经科学:理论与应用》目录。
此书作为我回归香港教育大学主持的第一本著作,实在是寄托了校长以及各位专家指导委员的殷切期望。内容必须前沿,质量必须最好。为此,我们汇聚了北京和香港两地四位教育神经科学专家,用尽一年时间,拼尽全力,方能完成此书。
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三位合著者:陶沙教授、卢春明教授和吴丹丹博士。第一位合著者陶教授是我的北师大师妹,毕业后留校任教,一直致力于儿童认知发展与语言学习研究,曾任儿童青少年脑智研究中心主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她第一个爽快答应我参与此书写作计划,并主动承担了本书第四、五两章的撰写。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因为父母病危,整个2024年她一直在北京和绵阳两边奔走,无法安心撰写。因此,原定她撰写的第五章最后便由我捉刀完成。而她依然坚持完成了第四章。感谢师妹!
第二位合著者卢春明教授是国内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杰出学者,师从国内认知神经科学开拓者彭聃龄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课题组长、主任助理,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他关于师生互动与脑间同步的近红外研究,一直走在国际前列,其创新性研究成果为我们团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学习的榜样,我们也一直与卢教授保持着密切的合作。2025年1月,他还亲自来香港教育大学讲学,为我们的教育神经科学理学硕士课程教授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方法,收获了大量粉丝,成为学生们心目中的“学术男神”。
本书第三位合著者吴丹丹博士,是我在澳洲悉尼麦考瑞大学培养的博士,品学兼优。2021年她甫一毕业,便被香港教育大学录用为幼儿教育系助理教授。作为我们团队在脑科学方向的学术带头人,她的研究兴趣集中在发展认知神经科学、早期语言习得等领域,并为我们的脑科学实验开创了很多有用的实验范式及设计。她在早期数字经验对幼儿大脑影响方面的研究引起400多家国际媒体的广泛报导。作为香港教育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理学硕士课程的第一任课程统筹主任,她为本课程的落地与推广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是以上三位合著者的专业背景互补,令我们共同完成了这部力作。此书的出版,是教育神经科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教育神经科学乃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融合了神经科学、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与方法,为理解学习与教学的脑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教育神经科学以实证研究为基础,探讨大脑结构与功能如何影响学习过程,并为未来教育改革与教学创新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门学科的蓬勃发展,将深刻改变我们对学习与教学的理解,并为构建更有效的教育模式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本书系统地梳理了教育神经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并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内容涵盖了教育神经科学的核心概念、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在不同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从事教育研究、教学实践和教师培训的专业人士而言,无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籍。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