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区政府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26日发网志表示,海事处近年在服务数码化、绿色发展等方面积极求变。港口是香港的一面“金漆招牌”,即使现在国际航运前景出现不明朗因素,政府会继续与业界携手积极打拚,探讨应对方案。
服务数码化方面,陈美宝表示,海运属传统行业,过往工作耗时较长。海事处去年7月推出本地船只电子证书及验证系统服务,令输入验船报告及发出证书的处理时间减至原来的三分之一,船主同日可获发电子证书。截至今年2月,海事处已发出约2300张电子证书。
此外,海事处早年推出“eSeaGo”流动应用程式,让公众免费下载香港海图资讯,协助船只在香港水域航行。海事处已按国际海道测量组织的最新通用标准S-100为香港水域进行测量和制作水文产品,预计今年底前以新标准制作的S-101电子海图可覆盖香港水域内所有主要水道,为全球访港船只带来便利。
陈美宝指,海事处一直与业界密切合作推动绿色船用燃料加注。今年香港水域内首次进行船对船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示范,而葵青货柜码头的首次港口LNG加注作业,预期亦会在短期内进行,为吸引更多货船使用香港作为加注地点起到示范作用。
她续指,运输署亦透过船只资助计划,分两阶段全数资助离岛渡轮营办商购买更环保的船只。就第一阶段下计划采购的22艘新船,截至4月中,13艘新船已投入营运,为乘客提供更舒适和绿色的出行体验;另外两艘混合动力船只亦已到埗,并将测试后投入营运。
香港船舶注册处隶属海事处,陈美宝表示,香港注册船舶总吨位排名全球第四,港口滞留率只有0.69%,与全球平均港口滞留率3.3%相比属极低水平,反映香港船队高度安全可靠,国际声誉优良。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