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若莲参观“香港学生科学比赛2025”的得奖作品。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 莫楠)由教育局、香港青年协会及香港科学馆联合主办的“香港学生科学比赛2025”昨日圆满落幕,本届比赛以“罕见疾病”为主题,吸引全港221支中学队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4支队伍脱颖而出,分别夺得初中及高中组别发明品和研究项目冠军。比赛不仅展现香港学子的科学创意,更体现年轻一代运用科技解决社会问题的热忱与能力。
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颁奖礼上致辞时指出,比赛创设了难得的学习平台,不但提升同学对科学和科技的兴趣,还增强他们的科学知识与探究能力,激发创新思维。为配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支持香港发展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教育局在中小学大力推动 STEAM 教育和数字教育,并会继续与不同持份者协作,为同学提供更多元的学习机会,培养科学素养及创新精神。
初中组方面,英皇书院团队凭借“若无‘耆’事”夺得发明品冠军。该作品创新地利用海藻制作微胶囊,结合脲酶和柠檬酸多层过滤技术,开发出可重用成人尿片,有效分解尿素产生的氨,减少皮肤刺激和异味问题,既提升长者生活品质,又具环保效益。协恩中学则以“糠.无灾”获得研究项目冠军,团队探索石榴皮、黑茶等天然植物提取物制作阻燃剂的可行性,致力开发对人体更友善的防火材料。
高中组比赛中,迦密柏雨中学研发的“特级抗菌即食即弃餐具”荣获发明品冠军。这款由红茶菌制成并涂覆壳聚糖的生物基餐具,兼具耐热、抗菌、可降解等优异特性,展现环保与实用的完美结合。九龙真光中学团队则运用诺贝尔奖级人工智能工具RFDiffusion,成功设计出能抑制KRAS-PDE相互作用的多肽,为肺癌和胰脏癌治疗开辟新途径,凭此突破性研究摘得研究项目桂冠。
香港青年协会总干事徐小曼赞扬参赛学生的创造力和科研精神,期望他们保持对科学的热忱,未来为社会带来更多积极改变。获奖队伍将于5月10日在香港科学馆举行作品展览,向公众展示创新成果。优胜者还将获得参与本地及国际科研活动的机会,代表香港踏上世界舞台,在国际科学赛事中争取荣誉。
香港新闻社
有视界·有世界